屠宰设备是每个屠宰场必须配备的,然而在具体使用过程中,有的屠宰场能够用的时间长,而有的屠宰场则要不了几年就要更换,其实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后期的保养工作做得不到位,很多屠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保养,导致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设备损坏或者老化,影响后期的屠宰运行,那么这种屠宰设备的保养工作应该如何去做呢,下面就来做一下这方面的详细介绍。
1、一级保养(每周)
定期检查为主,辅以维护性检修的一种间接预防性维修形式。根据设备的工作状态、工作环境大概一周进行一次。其主要工作内容是:检查、清扫、调整自动线传动机构、输送带的零部件;检查油泵、疏通油路,检查油箱油质、油量;清除各活动面毛刺;检查、调节各指示仪表与安全防护装置;发现故障隐患和异常,要予以排除,并排除泄漏现象等。设备经一级保养后要求达到:外观清洁、明亮;油路畅通、油窗明净亮;操作灵活,运转正常;电气安全保护、指示仪表齐全、可靠。保养人员应将保养的主要内容、保养过程中发现和排除的隐患、异常、试运转结果、生产零部件精度、运行性能等,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好记录。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,专业维修人员(机修钳工、制冷维修工、电工)配合并指导。
2、二级保养(每月)
是以维持设备的技术状况为主的检修形式、二级保养的工作量介于修理和小修理的部分工作,又要完成中修理的一部分,主要针对设备易损零部件的磨损与损坏进行修复或更换。二级保养要完成一级保养的全部工作,还要求润滑部位全部清洗,结合换油周期检查润滑油质,进行清洗换油。检查设备的动态技术状况与主要精度(噪音、震动、温升、油压、波纹、表面粗糙度等),调整安装水平,更换或修复零部件,刮研磨损的活动导轨面,修复调整精度已劣化部位,校验机装仪表,修复安全装置,清洗或更换电机轴承,测量绝缘电阻等。经二级保养后要求精度和性能达到工艺要求,无漏油、漏气、漏电现象,声响、震动、压力、温升等符合标准。二级保养前后应对设备进行动、静技术状况测定,并认真做好保养记录。二级保养以专业维修人员(机修钳工、制冷维修工、电工)为主,操作工参加。
3、三级保养(设备大检修每年两次)
为了使设备三级保养规范化,应根据设备各零部件的磨损情况、性能、精度劣化程度以及故障发生的可能性等,在8月和春节期间利用生产淡季,根据设备的使用状况制订出各设备的保养维修内容和计划、更换零备件计划表和维修费用概算,维修内容包括二级保养的全部内容和需停产检修的设备。
以上这些有关屠宰设备的日常保养方案是需要分布去做的,作为一家专业的屠宰机械设备供应商,为每个客户提供合适的屠宰场解决方案是必须要去做的,在屠宰场设备安装到位后,会有专业的师傅提供后期的保养支持。在具体的保养过程中,师傅们会定期回访,了解保养进度,以及保养后的效果,有不清楚的地方会有师傅们协助来解决,让屠宰设备的日常保养在正确的操作环境下进行。